Logo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黄页 >> 汽车 >> 丰田 >> 正文
自主品牌与丰田将共霸中国市场

 汽车狂人之一的王传福曾放言比亚迪在2025年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公司。笔者无意着眼世界风云幻化,只想关注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在这里可以大胆预测,现有格局十年内将被完全颠覆!中国品牌两年内将稳超韩系车,最多五年时间甩下欧美车系,十年之后,中国的自主品牌将与世界第一的丰田共同统领中国汽车市场。

  这绝非大话,不信我们来看一些事实——


  第一:崛起第一步  两年内超越韩系车


  说到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真正成气候的也就是北京现代(Hyundai)了。昔日风光的韩国车已经走入最低谷,而此时正是自主品牌超越的最佳时机。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2006年韩系车(乘用车)在中国(大陆)市场总的销售量为 37万辆,占全国10%,其中北京现代销售26万辆,东风悦达起亚完成11万辆。而2007年1-8月,现代系的总销量为21万,市场分额已经下降至5%,一直让韩系车引为自豪的销量王伊兰特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销量为72778,而相比之下,直接对手上海通用的凯越比伊兰特多出46687辆!两者原本不大的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


  第二,韩系车的产品品质不进则退,自主品牌迅速提升。


  笔者在上海车展上仔细观察比较了韩系车和中国品牌的代表之一--奇瑞的产品,不禁惊叹于奇瑞的发展速度。同时,发现如果将两者的商标、铭牌互换的话,几乎已无大的差别。静态比较,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外型变化较多,很是时尚,但整体感差,刻意表现的线条过多,显得琐碎,不够完整、大气。内饰的选材上存在品质低廉的通病,车厢里刺鼻刺眼的异味足以说明一切。而韩系车在模具、工艺上略胜一筹,不似奇瑞的内饰看来有如此之多的接缝和毛边。虽然有差距,但两者存在发展时间的差异,因此如此之小的差距也不足为论了。


  关键是动态表现和整车技术上的差距,中国与韩国之间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好在奇瑞、华晨、上汽荣威、哈飞及江淮等品牌与企业纷纷有此意识,分别从高、中、低等门槛跨入整车集成技术的发展行列。尤以上汽集团荣威为代表的中国高水平研发团队的建设,一款荣威750已经让我们在起步上跨过了韩系车的水平档次。


   第三,品牌营销上韩系车已被超越。韩系车的市场新鲜期过去后逐渐暴露出问题,已经形成低价低质的口碑,而这一点和中国自主品牌的初期阶段近似,可以说自主品牌在进步,而韩国车原地不动!


  韩系车的隐患早在现代速度的光环之中悄然埋下——正当北京现在因为伊兰特销量的迅速增加而盲目自信时,却忘了自己的对手正在悄然变化。


  面对对手的大幅度跨越式发展,韩系车突然显现出营销乏力的症状,不仅没有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更是用价格这把双刃剑伤害了自己。雅绅特"降价门"事件、“减配风波”再一次将现代推离市场主流行列。现代品牌随着“降价”和不断曝光的负面事件而逐渐沉沦,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如华晨、奇瑞、荣威等等,却都在不遗余力地创新营销手段,荣威跻身中高端品牌,开始和合资品牌华山论剑;奇瑞更是牢牢的把中低端市场基础打牢,开始觊觎中端市场。


  第四,案例——中国操盘手成就上海通用的韩系神话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上海通用的本地化营销,积极融入中国市场的举动,让旗下韩国血统的的凯越、乐风等都处于春风得意的状态,上海通用很好的包装,与巧妙的改款,让美籍韩裔的多款车型成为自己的摇钱树,这值得国内自主品牌企业和落寞的韩国汽车反思。


  我们看到,上海通用的本地化经营模式为通用在中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上海通用高管中大量中方人员参与产品和营销的决策,他们对中国消费者心态的把握,懂得中国消费者关心和在意哪些细节,这种巧微妙的营销思路促成了通用能够将韩系车包装成适合中国市场的强势产品。而合资方的美国通用在国际上貌似很强,但是对比通用在本土市场被丰田紧逼,和其在中国市场的春风得意迥然不同的差距后,我们发现,通用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由合资的中方因素决定的。可以说正是中国本地化的人才和思路才有了上海通用的辉煌。


  因此,同样技术水准的韩国车,境遇大不同!以凯越和伊兰特为例,两款韩系车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通用的巧妙包装,凯越从大量的中档车型中脱颖而出,依靠品牌的优势,内部豪华宽敞的设计风格,合适的价格,都牢牢把握住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上市5年来,已经成为通用在中国销量最好的车型,长期保持的月销过万的神话,甚至好过其它车系的同级车型;而伊兰特的原汁原味则显得简朴过度,在上市初期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但是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和成熟,不思进取的伊兰特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没有进行中国化的改进,其结果必然受到消费者的无情抛弃,直到今天,伊兰特的换代还遥遥无期,而凯越的下一款车型已经准备为上市!


  上海通用的中国心为通用赢得了中国市场,而现代等韩国车误以为中韩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接近,而采取同质化的营销手法,显然是韩国车迅速走红又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


  因此,今天我们说到自主品牌,起步虽晚,但比韩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态,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营销方式上,懂得变通和创新,如果说几年前,我们的自主品牌还在说学韩国模式,而今天,中国自主品牌已经迅速汲取早期韩国模式的优势,并吸取韩国模式衰败的教训,已经超出韩系车半个车身!不用两年,中国自主品牌将远远甩下韩系车,奔向下一个目标——欧美车系!

黄页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丰田汽车中国事务所一览
同方环球(天津)物流有限公司
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丰津汽车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丰田一汽(天津)模具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长春丰越公司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TMCAP)
天津丰田汽车锻造部件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技术研究交流(广州)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仓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日本股市开盘尾随美股升势反弹 丰田汽车领军上攻
丰田老总怎么看自主品牌
丰田前三季度全球销量超通用 达到699.791万辆
丰田第二财季净盈利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