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制造”VS“日本制造” 谁能战胜谁?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qq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22 9:40:0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还有一个后顾之忧。尽管它不想给中国提供核心技术,“但它后来会发现,它不得不向中国提供技术,因为欧洲国家在向中国提供技术,美国在向中国提供技术。”西门子家电中国公司销售总经理吴建科说。

  日本制造和日本产品要想在中国长期立足,还必须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情绪问题。“这是一个很伤痛的疤”,吴建科语调低缓地说。

  而要磨掉这个疤,需要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如果日本企业不放下架子,实现生产和研发的本土化,它很难和欧美企业在中国竞争。”高兰说。

  “中国制造”能否战胜“日本制造”?邹东涛和高兰都认为,近十几年内也不太可能。“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太弱,研发的资金水平在国际上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这是中国的一大缺陷。”邹东涛说。

  一个多月前,索尼公司董事长出井伸之在北京曾直言不讳地告诉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等中国企业首脑:尽管经过了十年的衰退期,但目前,“日本的制造业依旧非常强大”。

  中国制造业与日本制造业存在一个重要差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重化工业在整个日本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超过50%,但目前中国的重化工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仅占有30%多的比例。

  从轻工业为主转为重化工业为主,是国家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加工厂,但我们的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轻工领域,重化工业的制造能力仍然落后于日本。”高兰说。

  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也不如日本。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直至2003年,我国的经济总量也只等于美国的1/7,日本的1/3。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够在部分领域超越美国,一个重要因素是,这种超越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发达国家俱乐部里的竞争,日本遇到的发展阻力相对较小。现在中国虽然已加入WTO,但并没有成为西方国家俱乐部的一员,中国要追赶日本会受到诸多国际因素的干扰。为此中国企业必须头脑清醒:经过较长时间的追赶,中国制造一定能战胜日本制造,但现阶段我们不可盲目乐观。

  合则两立

  “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究竟应当建立怎样一种关系,才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两国经济和谐发展?邹东涛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日本企业应当和中国长期合作,否则它就没有出路。”

  高兰认为:“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可以并驾齐驱,未来的东亚经济会出现中国和日本两个金字塔的结构,日本应当承认这种局面。”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各有所长,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它们应当实现共赢,而不应该恶性竞争。近两年,日本经济已经摆脱衰退,开始全面复苏,急需重新大规模向外输出;而中国经济经历了前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软着陆,同样需要吸收、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目前是中日经济难得一遇的磨合期。

  但人们希望,随着制造能力的转移,日本把自己第一手的技术也拿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府曾提出了“用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资策略,但令国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让出了大块市场,获得的世界一流技术却寥寥无几。“中国政府和企业在与外国投资者的谈判中,应逼迫他们拿出核心技术,否则我们不要轻易让出市场。”高兰说。

  “日本制造”要想在中国长期立足,还应使自己成为中国的企业公民。富士施乐(深圳)有限公司为使自己真正融入中国社会,将环境保护视作自己的责任,在扩大投资、发展生产的同时,他们不惜耗费巨资,引入高科技的环保技术,获得了中国环保总局的表彰,这也是第一家获得中国环保奖项的外国投资企业。

  “中国制造”要想与“日本制造”并驾齐驱,中国企业也应当学习日本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前不久,中国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到日本考察,日本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的做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管理经验对我很有启发,”从日本回国后,胡德平向人们宣传说,“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我们既要保持这种优势,也要想到如何运用技术发明专利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吴建科则建议,中国企业要从竞争走向竞合,实现研发资源共享,通过行业协会,共同与日本及欧美对手竞争。“中国政府应当有的放矢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培育出一两只彪悍的、在国际上驰骋的马,并通过它们带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毫无疑问,中国人完全可以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最好的产品。”邹东涛、高兰、吴建科均对此充满信心。

上一页  [1] [2]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