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在国际分工体制下,中日贸易相安无事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日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5 9:04:1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5月初,在江苏省沿海地区,东面吹来的海风已经相当温暖,本年度的紫菜生长期基本结束,南通市如东县、海安县等紫菜交易市场先后在做完今年第6场,也是最后一场交易之后,2006年中国紫菜交易市场开始闭门谢客。 让日本紫菜生产厂家着实紧张过一阵子的中日紫菜贸易风波,到了此时已经是风平浪静。日本紫菜厂家原以为,中国引进日本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生产紫菜后,由于物美价廉,会大大地冲击日本市场。但从这几年的交易上看,不仅中国没有向日本出口多少紫菜,反而因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紫菜需求旺盛,出现了向日本购买紫菜原料的现象,为日本紫菜厂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口市场。 中日各自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生产水平不一样,市场规模前景也不一样,这让两国没有在对方国家的市场上出现激烈竞争,也没有在第三国发生争夺市场的现象。正是由于中日之间没有激烈的贸易摩擦,在投资环境比较稳定的条件下,日本企业加大了对华投资。 中国贸易东线无战事,与中国欧盟贸易、中国美国贸易在鞋类、纺织品方面的大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今后解决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贸易争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模式。?? 中日在制造方面的分工体制已经形成 政治上的摩擦并没有太大地阻碍日本对华投资。2005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比2004年增加了两成,连续三年创下历史记录,中日贸易额也连续七年刷新了记录。 从技术转让上看,今年中国第一季度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为2875件,72.2亿美元。其中从日本引进技术使用的费用为27.3亿美元,占了37.81%,超过了欧盟35国的25.2亿美元,更远在美国7.2亿美元之上。中国的铁路、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是技术引进的三大领域,日本有其独到的相关技术,成为中国最大的技术供给国。 但日本并不只是对中国情有独钟,虽然日本对华投资的绝对额在增加,但中国在日本对亚洲投资中所占的比率却在减少,2004年为56%,去年已经下降到40%,今后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这是很自然的事。日本不可能永远只投资中国,就像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日本大量投资美国一样,在一个高峰过去以后,投资将会转向新的增长点。但正如日本在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中国以后,并没有放弃美国市场一样,今后也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这是因为,在亚洲国家中,目前除了中国,很难找到一个能比在中国投资获益更高、市场规模更大的国家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依然是接受国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依然能维持国际生产大国的地位。中日依然处在不同的国际分工状态中。 中欧、中美之间也存在着资本、技术、生产阶段上的差异,贸易摩擦中的政治因素更多一些,解决起来主要不是靠经济的力量,政治能发挥的作用更大。这与中日之间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农产品不会冲击日本市场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紫菜生产国,其每年的产量在100亿张左右,大大超过了韩国的75亿张,也不是中国在最高年产时达到的23亿张所能比拟的。但日本一直担心中国的紫菜会冲击日本市场,最近日本媒体反复报道的中日紫菜之争,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从紫菜生产的价格上看,中国是日本的1/10左右,一旦中国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将迅速从价格上打败日本企业。其担心正是从这里来的。 但是,实际上是中国也开始消费紫菜,从各个超市上都有紫菜销售就能看到这点。在2005年,受紫菜原料减产的影响,中国紫菜厂家纷纷去日本购买原料,加工后供应国内市场及出口。中国企业主要考虑的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其次才是出口,而把产品出口到日本并不是他们生产的主要目的,中国的确在出口紫菜,但主要是美国及东南亚,真正出口到日本的紫菜,非常的少。现在不是中国厂家去冲击日本市场,而是日本厂家因为一个中国市场的出现,得到了新的商机。 在工业方面,过去日本家电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在中国本土的生产等,同样没有冲击日本家电市场。的确日本市场上的中国产家电多了起来,但并没有因此让日本家电企业弱势化。今后在汽车产业,情况不会发生太大的转变。 中欧、中美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与中日之间大致相当。中欧、中美间的局部冲突不应成为阻碍两者之间发展经济的障碍,中日之间平和的贸易模式就说明了这一点。国际分工的不同让中日两国贸易相安无事,这种生产及贸易的典范,应该在中欧、中美贸易中再次体现出来。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