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系车激斗内战系列之:苟延残喘 阳光VS花冠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pcauto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1 16:39:0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花冠和阳光也算的上中国车市的老车型了,一个是久负盛名但却姗姗来迟,一个是在中国扎根多年并且还有推陈出“新”,不过现在的局面是,一个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一个是新瓶装旧酒、廉颇老矣……
先来看花冠,作为丰田的一款引以为豪的车型,也作为全球单一品牌的销量冠军,在上市以前很多国内消费者都对国产花冠充满了期待,然而上市以后消费者们对花冠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一方面,与国外车型相比,国产花冠的做工、配置、品质都相差不少;另一方面,国产花冠的价格偏高,在国内车市上毫无竞争力可言。花冠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品质优良、价格低廉都是重要因素,想在竞争激烈的北美和欧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丰田不拿出一些看家本事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此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是欧洲或者北美版的花冠融合了丰田先进的技术、实用的设计、低廉的价格,这样的车又怎么可能卖不好呢? 反观我们的国产花冠,配置做工上不是同级车型中的佼佼者,价格又居高不下,这样的车又怎么可能卖的好?那么为什么同样的一款车,在国内国外相差这么多呢?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内外车市的巨大差异,北美和欧洲向来是汽车厂商必争之地,每当有最新最好的技术,一旦发展成熟,必然会在北美或欧洲市场上的车型上得到体现,拿不出最好的技术,就只能被淘汰,这种竞争是十分残酷的。目光回到中国车市,起步较晚是对我国目前汽车工业水平不高的合理解释,市场方面,竞争不可谓不激烈,然而竞争过多的还是局限在品牌、价格、外型等等比较空泛的层面,车型本身的品质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因此,欧美韩日车型在中国的表现和国外差异较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很多国外厂商在对中国市场做了一番调查之后,引进的是他们自己认为适合中国的车型,对于国外厂商所谓的“中国国情”,小苑总结了几句话:外型是怕老的,空间是不怕大的;配置是怕少的,宣传是不怕多的;有了这些“适应国情”的改动,厂商的产品就可以大摇大摆的“技术不用最新的、价格不用最低的”了。令小苑感到可悲而又无奈的是,国外厂商的这些举动蒙蔽了很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当然也有很多聪明的消费者看出了这些,但是面对车市的大环境又只能被迫的去选择,因为这些产品起码比花冠这样的车型更值得购买。 为什么这么说?来看下花冠在“适应国情”方面做了哪些,外型和空间方面中规中矩,然而配置和做工上和国外花冠的巨大差异是让人难以漠视的,一位国外回来的花冠车主看完国产花冠后和小苑说过的唯一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熟悉的花冠吗?”也许他过分惊讶了,假如他熟悉国内国外相同的一款车型总是有那么多的差异的话。如果说国产花冠车型品质相对“销量冠军”这样的称号有些名不副实的话,那它的价格则更是令人叹息,花冠在国外的畅销,低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在国产花冠的价格绝对算不上低价,甚至有偏高之嫌,可以参看太平洋汽车网上海站此前的一篇文章(谁还买国产? 第十代进口花冠只售19.3万)。
花冠在中国也值得信赖吗? 目前上海市场的花冠处于全面缺货的状态,可以参看最近的文章(怎么还缺货 丰田花冠沪上难见现车)。事实上小苑从方方面面了解到,目前花冠其实是在按单生产,这样做的好处是控制库存,至少可以将销量不好带来的损失减少掉来自库存压力的部分。但是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陷于这样的局面,厂商想必是叫苦不迭也后悔不已。
想改变现在的局面,如果不退市,降价也许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不过不管未来怎样,用苟延残喘来形容花冠的现在毫不为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