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除了丰田花冠 我们真的别无选择?!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pcauto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6:40:5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编者按:“汽车批评”第一篇评论文章“太多问题待解决 国产雨燕不值得购买?!”问世之后,网友的反响大大超过了我们之前的预估,短短一天时间内已有数百名网友参与到“汽车批评”文章的评论中来。其中很多网友都为见到客观评车的文章而欣喜,不过也有的网友担心这样直接揭露车型缺点的文章会承受各方压力。编者要说的是,“车型批评”的初衷就是以最直观的语言告诉消费者自己购买或打算购买的是一部什么样的车,任何产品都会有缺点,我们指出产品缺点和厂商的不足之处是希望其改进,并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

  汽车批评,无论是厂商还是车市都需要这一帖苦口良药。

  丰田:谁说叫“如花”就不能五大三粗?
 
  对于日本车我们可以谈的东西实在太多,其中有很多正面的,当然也有很多负面的。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可以在审视一辆车的时候加入很多主观感受甚至是民族情结。但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你必须以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一款汽车产品,其中它的品牌以及国籍所代表的仅仅只能是服务。一款车是不是好,除了发动机、整车质量、售后服务以外,生产它的厂商对市场对消费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说你要求美人豹加速性能超过保时捷,那显然是厂家能力有限。如果你只是要求花冠把尾箱的换灯处开口盖的喷漆更细致一些,行李厢中薄薄的三合板和较差材质的海绵换成质量更好的材质时,这个要求是不是也很过分?

  花冠是一款好车,因为它在全世界超过140个国家进行销售,全球累计销量达2800万辆,超越大众甲壳虫和高尔夫成为世界单一品牌产量最大的车型,创下了单一汽车品牌销量最大的世界纪录。因为它畅销了38年,曾经在日本创造了连续33年销量冠军的奇迹。在欧美等地区也屡获殊荣,多次获得“最佳购买车型(Best Selling Car)”,荣登销量冠军榜,并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最信赖”的车型!

  不过,花冠到中国之后针对中国路况所做的“改进”令人大失所望,恐怕这种变化已经不能称作改进,叫“改退”更恰当一些。在这里大家不要怪九霄翻旧帐,花冠的做工依然是这辆全球知名车型最大的弊病。看看我们太平洋汽车网评测室编辑实拍的照片和评价吧,足以让所有称花冠“做工精细”的人无地自容。

  左图:后尾箱的支架非常简陋。
  右图:尾箱的换灯处开口盖,拿出来一看,喷漆非常的随便,难以想象这是很注重细节的丰田车。


  左图:边角的位置也很简陋,薄薄的三合板,较差材质的海绵。
  右图:组合工具和起重架也很松跨的放在备胎旁边,连日本便当式的组合泡沫塑料间隔也欠缺,这难保不有杂音的发出。


  其实以上照片只是花冠工艺粗糙的一小部分,其实我们之所以说花冠粗糙自然是和同类产品比较而言的,看下面这张图。有多少人能通过轻轻的手撕就把车门上的隔音材料扯下来?至少九霄试了这么多车,一线品牌的车型中花冠算是头一次见到。


  此外,国产花冠是以台湾版为蓝本,经过改装后在内地销售。与台湾版花冠相比,国产花冠配置相差甚远。台湾版原有的VSC(车辆稳定控制)、TRC(牵引力控制)、BA(辅助制动)、EMPS(电子辅助动力转向)全都没有安装。国产版仅比台湾版多安装了一个华丽而并不实用的DVD语音电子导航系统。内地与台湾的消费差异究竟有多大,而令丰田方面采取如此差别的消费策略,这不免令人心生疑惑。这些配置缩减之后,所带来的应是成本的下降,但国产花冠却在定价上超越中级车型,高端版本甚至在价位上触摸到了中高级车的市场份额。正如一位太平洋汽车网的网友所说“香港与台湾的花冠最高都是12万左右,在国内竟然能卖到接近20万?”

  炒冷饭的事情就说到这里,九霄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不能说花冠是目前国内做工最差的,但至少十多万元的车型中,我们很难找到如此忽视做工的产品,更何况它是一款全球知名品牌的拳头产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网络这个言论自由的媒介上,国产花冠已经成为了日本车中做工粗糙、配置缩水的代名词!

[1] [2]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