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领衔日立中国整合日企在华集体变脸 本报记者杨国强发自北京 随着第一任总代表的到任,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日立(中国)”)的整合正式拉开了序幕。 2月初,日立集团总部派驻中国的总代表塚田实正式到任,他被总部指派的任务是整合日立在中国的业务。 “塚田实是日立进入中国以来的第一位总代表。”日立(中国)市场部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他将整合日立在中国的100多家独立法人公司,并建立日立(中国)总部。” 塚田实是日立集团的一位高层管理者,来中国之前担任日本关西地区执行役常务和销售部门最高负责人,还曾担任日立国际事业本部部长和欧洲分社社长等职务。 此前,日立在中国从没设立过总代表职位,各个子公司都是分立的。 据悉,日立集团从2003年开始,已经在北美、欧洲等地相继开始建立地区总代表制。目前,日立已经在中国确定了9个重点业务发展领域,而中国业务已经成为日立集团全球战略的核心之一。 有限的中央集权 日立集团中国业务的规划中,核心公司将是“日立(中国)有限公司”。“这是日立在中国级别最高的法人机构,日立在中国的业务将以此为核心进行重组。”塚田实表示。 “日立中国地区总部的资格目前正在申请当中,我们争取尽快获得资格认证。”据塚田实介绍,计划中的地区总部将设在北京,主要由原来的“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和“日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组成,负责管理和运营包括中国内地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在内的这一区域的业务。 日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总部在北京,主要负责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业务。2004年10月,它进行了更名,并入日立(中国)有限公司。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原来一直负责日立在中国的销售。“在支付条件等方面,有时候我们必须满足海内外不同客户的要求,因此今后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仍将以香港作为本部存在下去。”塚田实告诉记者。“但是,实际上的运作还要与本部设在北京的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一起来进行经营。” “这两家公司合并为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日立(中国)有限公司将拥有管理权、销售权、投资权和经营权等,并行使中国区总部职能。”日立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整合完这两家公司后,塚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处理日立在中国的100多家独立法人公司。“目前还没有将所有公司都变成子公司的计划。”塚田实称,“在我们集团中,很多公司与中方合作伙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经营也非常顺利,对于这样的企业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改变它的资本关系。” “但是,我们将继续强化日立(中国)有限公司的法人功能。”塚田实强调。 对于日立在中国的哪些公司划归日立(中国)旗下,塚田实认为应该根据各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需求加以考虑。“如果确有必要,我们会考虑整合的方式,但也一定会事先征求中方合作伙伴的意见。因此不会将所有公司都改成由日立全额出资的子公司。” 截止到去年9月底,日立集团在中国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11家,这么多企业如果都各自为战效率肯定不会太高。“与其让各个企业单独与用户进行接触,不如由集团统一掌握用户信息,统一提供解决方案更加有效,同时也更有助于提高解决方案的质量。”塚田实称,“我认为今后有必要强化这种体制。” |
日立第一任总代表到任 日立(中国)整合正式开幕
黄页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立已经做出对中国·亚大地区负责人的人事调整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更换社长
日立在中国招兵买马 人才不问来历
日立公司积极参与中国节能事业
访日立中国董事总经理山本克已
抛出70亿美元销售计划 日立重整中国业务战略
海信集团以及日立公司准备抢滩华东中央空调市场
日立金属推出全球最薄的高精度3轴加速度传感器
日立有意的投资手机业 即将向市场出售3G系统
中央空调借鉴日系标准 海信日立推行出培训认证
日立金属30日宣布 开发成功冷作模具钢新材料
日立开发出带遥控器可贴在墙上的薄64色电子纸
现代企业的数据制胜之道 日立电器信息管理系统
日立起诉中国微型硬盘厂商 称对方侵犯数项专利
日立IT事业要发力北京市场 耗资数千万元迁址
日立在全球五城市开设设计中心 其中一间在深圳
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日立推出超大客流量电梯
日立拟发布60英寸等离子电视
瞄准第9代日立高新技术新建液晶制造设备厂房
日立系统强化在华软件开发
日立数据任命Michael Cremen为亚太区总经理
做中国优秀的“企业公民” --访日立(中国)有限公司 公关部长久保达哉
在中国研发世界通用的产品--访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增位庄一
努力成为在中国最受信赖的合作伙伴--访日立中国总代表冢田实
日立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