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黄页 >> 家电 >> 日立 >> 正文
日立联姻央视,抢占高清制高点

 2006年,日立(中国)有限公司的销售目标为70亿美元。2005年12月6日,总裁塚田实在介绍了他的经营目标后对本刊记者说∶“我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电梯、HDD(硬盘)及等离子电视上。”11月26日,日立在天津设立的电梯厂正式投产,年内日立在深圳的HDD厂也将上马,而此前的11月21日,日立与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中数传媒)签约,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全球第一个数字高清晰电视频道。年底几件大事均有了着落,这让塚田说起话来,特别的硬气。

  日立签约中数传媒,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营销体系,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央视《高清影视》频道的市场推广业务,继续开拓数字高清付费电视营销新模式。由此,日立公司成为又一家与中数传媒签约的高端电视机厂商,跻身“央视高清合作伙伴”。

  全球知名品牌在我国市场的发展轨迹和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高端产品市场已经开始表现出精细化消费倾向,很多迹象表明,高端产品消费者对服务效果和所能享受的价值越来越在意。例如我国的高清电视市场, “高清电视”和“数字电视”的概念已经被充分使用,消费者容易产生认知疲劳。在这种情境下,消费者对高清电视的服务和终端系统的知情权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为此,领先开辟中国数字高清付费电视市场的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积极地与全球顶级高端电视机厂商合作,让消费者有机会享受到与央视高清频道的高品质匹配如一的服务和终端系统。

  在中数传媒积极寻求央视高清合作伙伴的同时,作为世界五百强之一的著名企业日立公司也在为进入中国高清市场而努力。2001年,日立停止了在中国的普通模拟显象管电视机的生产,重新投资设立了日立(福建)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日立(福建)),开始数字化产品的系列生产。该公司于2003年开始制造、销售等离子电视。日立认为高清离用户并不遥远,认为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应该知道在等离子、在平板电视中,还有高清和标清的区别。

  2005年初,日立制作所对日立(福建)追加投资6000万元后,作出了三大决定:1)7月开始停止VGA屏等离子的生产销售2)要告知消费者什么是真正的高清,不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后悔购买了标清产品3)在福建工厂内设立等离子模块生产线,今年10月开始量产。

  除了加大对产品的投入之外,为让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了解高清电视的含义,日立(福建)还增强宣传力度,普及高清电视的基础知识。在央视《高清影视》频道开播后,日立积极联系中数传媒,努力开拓高清市场。

  此次,中数传媒携手日立公司,再次体现了“高端携手,品牌合作”的高清市场推广理念。央视《高清影视》频道依靠中央电视台强大的节目资源优势和高端技术保障,向用户提供全国范围内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独家高清节目和稳定的技术传输系统。而日立公司提供的高清电视机和机顶盒,则为《高清影视》频道的最终播出效果提供最后的保障。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日立公司得到 “央视高清合作伙伴”的图文标识的使用权。在合同期内,日立公司将按照合同,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央视高清合作伙伴”的图文标识。

  在中央电视台的积极努力下,我国数字高清付费电视产业链正在稳步形成。中数传媒通过切实可行的共赢合作模式凝聚数字高清付费电视产业链的努力可见一斑,由他铸造的我国数字高清付费电视产业链内的第一方阵即将形成,强强联手、多方共赢的集群优势必将在今后的合作中逐步显现,并使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益者。除了国际著名的电视机厂商以外,还有一批质量上乘的国内高端电视机厂家也即将加入中数传媒倡导的“以人为本、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新的数字高清付费电视运营模式。也正因为上述事实,2005年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清元年。

(专访)

我们坚持走105万像素之路
-------专访日立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杉崎觉

  中国电视机产业及消费正面临着一次较大的变革。传统的显像管电视依旧在市场上占有压倒性的地位,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已经在市场上建立起了桥头堡,今后其发展势头有可能取代显像管电视,成为电视产业及消费的后起之秀。

  但是,在显像管电视之后一下子出现了如此众多的新产品,而且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之间,等离子电视内部技术上的种种争斗狼烟四起,消费者反而有些不知所措。背投本来就是比较大;在液晶与等离子的争夺上,目前国内外各厂家基本上以40吋为界,40吋以下的主攻液晶,40吋以上的专门生产等离子电视,这基本上已成定论。个别液晶电视厂家要做45吋以上的电视,恐怕其成本要相当高。

  在等离子电视内部,是105万像素电视最终占据高端市场,还是41万像素能成为主流,消费者不清楚,厂家各执一词。

  得知日立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杉崎觉来京出差,记者专访了杉崎先生。

日立电视从显像管转向等离子
记者: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日立电视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很多人曾以有一部日立电视为豪。但现在我们已经对日立电视很生疏了。中国市场的日立电视不仅不能和其他中国厂家比,甚至也不能和日资企业相比拟了。
杉崎:这里面有日立公司在生产战略上转换的背景。1981年,日立制作所成立了日本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这就是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我们在这里从事电视机制造事业,整个80年代,中国消费者购买的日立电视,大多是从这里生产的。
  从1981年到2001年,我们和中国的合资伙伴生产电视20年。日立认为,要更进一层楼,需要高端技术和新型产品,这样才能满足成长起来的中国消费者的需要。
  2001年,日立开始向数字家电事业转换,我们把产品集中到了数字方面。日立从合资公司撤资,新成立了日立数字媒体有限公司。在我们撤资后,日立没有再做电视方面的广告、公关,所以给人的印象是日立电视的品牌不那么响亮了。现在你看到的是日立电视在过去几年内市场份额不是很高,但我们一直在为数码产品做着准备。各种广告宣传要从现在开始做起,我们会树立起一个新的日立电视品牌的。
  我认为,日立应该是一家能提供未来型数字产品的厂家,为数字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我要做的是在全球范围内能夺取数码产品头把交椅。我要在中国、在福建这个地方生产数码影像产品,从福建把产品销售出去。以后日立产品会夺回强势产品品牌的。
记者:但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日立在业内受到了不少质疑。上个月你来北京的时候,媒体采访过你,然后就是电视机业内对像素问题出现了那场热烈的争论。从媒体报道上看,不少厂家对你的言论发表了措辞严厉的批评,其他日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用日语中常说的一个词是,有些“暧昧”。你现在的态度有变化吗?
杉崎:日立等离子电视走105万像素的方针是不会变的。我们要走的路子是,停止41万像素电视的生产,专做105万像素电视。我要说的是,只有日立把生产集中到了105万像素电视上,从长远观点看这才是符合消费者利益的。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是在福建生产的。我们在福建的生产,除了面板(玻璃板)是从日本进口的以外,其他工序全都在中国做,我认为这些最高端的产品是made in China by Hitachi。
业内的各种批评我当然听到了,但拿出最高端的产品在中国制造、在中国销售、向国际社会销售这一点,我们是不会改变的。
记者:你的产品可能很好,但目前中国并没有哪个电视台播放的节目,能让105万像素电视大放光辉。买你这些高端产品不是浪费吗?
杉崎:中国的技术进步更让中国人自己都感叹不已,就更不用说外来的人了。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这是人人尽知的。到了召开奥运会时,总不能为外国电视台转播数字高清晰节目,中国也会使用高清技术的,到了那个时候,人们肯定会理解105万像素电视的意义。据我所知,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在推进数字播放计划。
要看清晰度高的节目,还是要选择像素高的电视,这和选择数码相机没有太大的不同。
记者:液晶也好,等离子也好,大一点的价格差不多都在万元以上,105万像素的电视恐怕价格就更高了。一旦出现了故障,你们一年就不保修了,消费者的损失太大。
杉崎:日立的等离子电视保修期为两年,这是我做的决定。市场上的标准保修时间是一年,我们要做两年。是不是把保修期延长一倍,做到两年就够了呢?我想还是有改进的余地的。这里不仅仅是厂家的问题,还需要和销售渠道、保险业共同寻找出一个更好的、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式。

在等离子电视方面做到最强最大
记者:各个厂家在强调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的销售量时,总是爱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几倍这样的说法,而实际上数量的增多并不是很大,显像管电视还很顽强,而且有成本优势。
杉崎:在今后几年内等离子或者是液晶不可能完全取代显像管电视。但是在数字媒体时代,电视把摄像机、数码相机、HDD/DVD等产品联系在一起的,有数字对应的电视在使用上更简洁方便。
记者:你怎么看待等离子电视的市场规模呢?
杉崎: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等离子市场的规模今年大概在40万到45万台之间,明年达到60万台,到了2007年能上升到100万台以上。我们认为最好的产品应该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
记者:具体地在等离子电视方面日立准备生产销售多少呢?
杉崎:今年9月,日立福建工厂的等离子面板工程、组装线已经启动,日立品牌的等离子电视今年生产销售6万台。我一直希望能在等离子电视方面做到中国第一。
  日立电视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是有一块位置的,这些年我们在产业上有了很大的转换,新产品已经跟了上来,我们应该能找回中国消费者心中对日立电视的记忆。
  今天我们主要谈的是等离子电视,实际上日立的液晶、HDD/DVD驱动等数码家电还有许多,特别是我们等很多技术是中国技术专家开发的。我相信等离子电视一炮打响以后,一系列的日立数码产品将能进一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的这些举措一定能得到中国市场的回报。

黄页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立已经做出对中国·亚大地区负责人的人事调整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更换社长
日立在中国招兵买马 人才不问来历
日立公司积极参与中国节能事业
访日立中国董事总经理山本克已
抛出70亿美元销售计划 日立重整中国业务战略
海信集团以及日立公司准备抢滩华东中央空调市场
日立金属推出全球最薄的高精度3轴加速度传感器
日立有意的投资手机业 即将向市场出售3G系统
中央空调借鉴日系标准 海信日立推行出培训认证
日立金属30日宣布 开发成功冷作模具钢新材料
日立开发出带遥控器可贴在墙上的薄64色电子纸
现代企业的数据制胜之道 日立电器信息管理系统
日立起诉中国微型硬盘厂商 称对方侵犯数项专利
日立IT事业要发力北京市场 耗资数千万元迁址
日立在全球五城市开设设计中心 其中一间在深圳
日立第一任总代表到任 日立(中国)整合正式开幕
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日立推出超大客流量电梯
日立拟发布60英寸等离子电视
瞄准第9代日立高新技术新建液晶制造设备厂房
日立系统强化在华软件开发
日立数据任命Michael Cremen为亚太区总经理
做中国优秀的“企业公民” --访日立(中国)有限公司 公关部长久保达哉
在中国研发世界通用的产品--访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增位庄一
努力成为在中国最受信赖的合作伙伴--访日立中国总代表冢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