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业界有传言称,日本投资者近期大幅抽回对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在过去的十个交易日内抛售了价值约30亿元人民币(240亿日元)的A股。
4月21日上午10时许,位于东京的日本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投资基金事业部经理广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并证实近期确实有大笔日系资金从中国A股市场撤出。他进一步透露,自去年年底以来,已经有总计约135.74亿元人民币(1050亿日元)的资金流出中国共同股票基金。
日系基金撤出十亿美元
2003年9月,日本日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了“日兴中国人民币国债母基金”,专用于投资中国政府债券市场。这是海外发行的第一个人民币国债基金,不少媒体报道称之标志着“人民币国债第一次登上世界投资舞台”、“外资首次以基金的形式进入QFII”等。据日兴公司负责人透露,当时的调查结果表明,75%的日本人愿意投资中国资本市场。
但近期形势发生逆转。4月21日,广木向记者表示,由于A股市场在一段时间以来波动较大,有不少日本客户要求解约,尤其从4月7日到4月18日期间,日本的中国共同股票基金中已经有3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集中流出,而此前平均每月流出量不到12.93亿元人民币。如果从去年底算起,截至目前,已经有总计相当于135.7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流出中国共同股票基金。据广木介绍,这部分资金原来大多通过日本在华的机构投资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主要是B股、H股和A股。
此前还有传言称,日本共同基金持有人在短期内通过QFII抛售价值约3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A股。日本日兴基金管理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这种说法不太可能。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日兴在中国内地投资额度为2.5亿美元,其中5000万美元用于投资债券,是全封闭的。余下2亿美元已经在今年2月28日设立了A股黄河基金,也是一年封闭的,近期不可能减持。而最有可能减持的是另一家来自日本的QFII——野村证券,但最多也只有5000万美元的额度,远远达不到传闻所说的31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记者随后得到一份野村证券近期发布的内部资料,证实了野村证券近期在中国股市上的减持。资料显示,截至今年3月30日,野村证券在内地A股上的投资,由去年9月份持有8只股票只剩下陆家嘴1只股票。据悉,这只股票在4月上旬也有异动,现在是增还是减不得而知。
野村香港代表处投资经理黄先生向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在内地市场上的一些欧美的QFII,也有相当一部分额度是组装成与A股表现挂钩的衍生产品,这些产品的表现和A股直接相关,而其背后实际掌握者也主要是日本投资者。有的QFII比较复杂,后面可能有上万个日本投资者的子账户,如果日本共同基金将这些衍生产品卖回给QFII,QFII再在中国股市上卖掉,这种间接减持情况应该是可能的,但其规模和交易动机外界则很难判断。
日资撤离引发系列反应
在日本投资者撤离的同时,记者也获悉,2003年9月获得批准的日本内藤证券上海代表处目前也陷入业务低谷,该公司曾有意组织日本企业来A股融资,现在可能受阻。
中日合资的上海海际大和咨询公司一位员工向外界透露,原计划在中国内地成立的大和证券也因政策等方面原因,目前前景不容乐观。
此前有意与三九集团合作的野村证券,其上海代表处负责人去年5月份考察三九后,有意与三九医药签订中医产业的合作协议,但现在已停顿下来,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江畅先生及三九医药均不愿提及原因。
对投资者撤离的原因,日方有投资人员向记者分析表示,很大的原因是看空中国现阶段的股市。野村证券驻香港区域股市策略师Sean Darby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明确建议投资者应减持中国与韩国的股票。主要是以“过度”期待中国人民币重估及A股不确定风险加大为由,调降中国股市投资评级,由原本的“增持”降至“减持”。
一位在野村证券工作的中方人员还向记者透露一个细节:野村证券亚太区主席吉泽德安先生对中国的古代历史深有研究,他近期在一次会议上说,从中国古代历史上看,甲申之年前后,一般会对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解决,而刚刚过去的2004年恰好是甲申年,因此今年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既有机会,但更多的应关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