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黄页 >> 在华日企相关 >> 正文
在华日企连续召开介绍撤资和解雇手续研讨会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相当大,在五六千亿美元左右,如果按照10%的回报率,每年的收益就高达500亿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流失,并会对我国的国际收支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我们对日企撤资并不要过分担心。他们的撤离正反映出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过去那种依靠便宜地价、廉价劳力、优惠政策吸引外企的时代正渐行渐远,而这种变化使我国对外资的需求开始从数量为主转向质量为主。

   受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考虑退出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讲授撤资诀窍的研讨会也相继举行。据报道,在中国,由律师事务所和经营顾问等介绍撤资和解雇手续的研讨会从2月前后开始举行。一名向日企提供咨询服务的注册会计师表示,前来咨询撤资事宜的日企数量比金融危机前增加了近一倍。

  据了解,日本企业约有2万家在我国发展。近年来,大量日本企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企业进入我国,一大批中日合资企业的产品更是涉足我国的各个消费领域,服装、食品、化妆品、电子产品、汽车工业等等,日本产品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佳能、丰田、尼桑、本田等一大批品牌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

  实际上,2008年以来,东芝公司等日本企业在全球都出现严重亏损,但在我国市场则大发其财。例如东芝不是对我国市场不感兴趣了,相反,东芝对我国市场的追逐正在变本加厉。自2001年以来,对华投资的重心也开始转移,由降低生产成本上升到扩大在华销售。东芝表示,未来几年将在我国增加投资约10亿美元,使其在华总投资额达到20亿美元,投资范围涵盖笔记本、手机、半导体、家电等各个领域。

  人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日企还要从我国撤资呢?有的人认为,是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两税”合一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日企撤离。然而,这只说对了一半。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其幅度已超过欧美等主要西方国家,列经济衰退榜首,许多企业的母公司纷纷参与政府号召的自我救赎行动,要么减少国外子公司投资、要么将其撤回本土。
 

黄页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企在华业务扩大 日本各大银行致力开展人民币业务
朗盛与东京材料将重点向在华日企销售橡胶产品
JETRO协助日本中小企业制定在华知识产权战略
日本佳丽宝公司拓展在华业务
新一轮的“中日合资运动”正在开始
谈在华日企经营策略的转型
中日经济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
在华日企汽车行业沉浮录
在华日本企业几乎很难吸引学生的视线
三分之二在华日企受尊敬程度低于10%
在华日企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企对华投资三部曲
中国仍是日企核心投资地
日本企业激励员工的七大绝招
日企在华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华日企行路难吗?
在华日企难见中国籍CEO
在华日企所有日本人员工都接种了流感育苗
透视在华日企职业环境
在华日企的营销与传播需开拓网络营销与传播的新途径
多数在华日企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
与日企建合资公司 打造国内光棒基地
日本零售巨头永旺集团将在山东省青岛市开设第一家连锁便利店
日企看好珠海市发展前景
日本经济危机 在华日企工资水平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