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黄页 >> 在华日企相关 >> 正文

中国仍是日企核心投资地

作者:未知  来源:日企吧   更新:2009-4-28 14:39:3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环球》杂志记者/谢黎实习记者/沈玮青

  中国经济的一些新动向促使日本企业更加灵活地在亚洲选择投资地点,但中国仍处于日本在亚洲投资体系的核心位置。
 
 
 
——这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人士针对《环球》杂志“日本对华投资的走向出现了何种变化”提问的回答。

  这一话题的背景是,2006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在2006年,日本连续7年对华投资增长的态势出现了转折,比上一年减少6.2%,为62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海外投资大幅增长,达到50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2007版贸易投资白皮书提供的数据。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则显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6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和金额都出现回落,项目数为2590个,减少20.77%,实际投入金额45.98亿美元,减少29.6%;同期,中国引进外资整体增长4.47%。

  尽管因为统计方法的不同,使得这两个版本的数据有差别,但可以肯定的是,日企已开始将目光投向别处,日本对华投资的走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分散“中国风险”

  7月2日,印度和日本宣布,两国将于2008年1月前开始在新德里和孟买之间建设一系列制造业工业区,形成一个长达1483公里的工业走廊,使印度成为日本公司的出口基地。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表示,今年前5个月向该机构咨询越南投资事宜的日本企业数已达到去年全年的70%。根据JETRO的最新调查,在越南投资的日本企业中,有75%认为越南是今后5到10年东南亚地区的最佳投资地点。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公司将工厂迁往越南的原因是中国“生产与劳工成本提高,把所有生产技能放在一个国家内风险太高”。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关于“今后三年内最希望发展事业的地点”,日企选择中国的比率在2004年为91.1%,2005年为82.2%,2006年为77%。与此同时,选择印度、越南、泰国的比率逐年递增。

  事实上,日本企业将“中国+1”的策略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即在中国以外,再在另一国设立生产基地,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日本企业在亚洲各国都面临一定的障碍,包括在新加坡面临劳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在印度与越南则面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与亚洲各国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依然存在。

  中国日本商会对《环球》杂志表示:“不仅是日本的企业,很多外国企业也在越南、印度等国进行分散性的投资。而中日经济是互补的、融合的关系,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是日本在整个亚洲投资的核心地区,这点是不会产生变化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姜跃春则认为:“日本对东盟的投资也有这么一个战略,即使是双边关系稳定,它也在东盟投资的同时,注视着其他地区的发展状况。市场是决定资本流向的最根本的因素。所以即使在其他国家投资,日企也会注意到另外一个‘1’,不会有根本的差异。”

  工厂“回流”?

  多年来,日本企业一直热衷于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等低成本国家或美国这样的重要市场。而近年,人们发现,虽然日本对外投资战略没有发生变化,还是要把相对粗放型的企业转移到国外,但许多日本大企业都在竞相回归本土建厂,这股新潮流体现出其经营策略的变化。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高于日本本土市场,但是丰田汽车过去三年在日本的投资相当于北美地区的三倍;本田汽车目前正在日本兴建一家工厂,这是该公司近30年来在本土兴建的第一家工厂;中型钢铁生产商东京制铁正在兴建一个新的炼钢炉,这在15年来还是第一次;夏普公司正考虑在日本建一个新的液晶显示面板工厂,一年前它在日本的另一家此类工厂刚刚完工。

  其实早在2004年,佳能就将部分数码相机和打印机生产线悄然从上海转移回日本,同时在日本投巨资新建工厂;索尼则在2002年就将原来在上海生产、用于向美国出口的数码摄像机生产线撤回国内;奥林巴斯也对在东南亚国家的数码相机生产进行了调整,将一些高档产品项目转移回国。

  有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公司在本土兴建的新工厂数量登记在册的有1782家,高于4年前的844家,达到了14年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他们在海外兴建工厂的数量却在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季风对《环球》杂志分析说,回流的原因一方面是重新比较成本各因素,如日本技术人员高昂的国外出差成本,驻在国工业制品居高不下的瑕疵率等,另一方面则是日本经济正在复苏,其国内市场就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再者,许多人认为,日企此举是担心公司核心技术被海外业者抄袭。例如,夏普的平板电视机是在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中国和墨西哥)的5家工厂组装的,但是平板电视的关键部件LCD面板的生产却只在日本的一家大工厂内进行,在那里这项技术得到了严密保护。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郝红梅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90年代前,日本在华企业转让技术保守曾招致中国业界的广泛批评,之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近年来,日本政府积极推行“知识产权立国”政策,政府制定了《防止技术流出指针》,要求日本企业确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制,严防先进技术流失海外,日资企业对华转让技术又开始变得谨慎起来。

  郝红梅称,日本企业对扩大在华投资普遍持矛盾心理,既不愿欧美企业独享不断成长的中国市场,又担心扩大在华生产会引发“技术流出”,这种矛盾心理最终将使其丧失很多市场机会。

  对此,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事务所副所长真家阳一向记者解释说:“并不能说日本完全没有把好的技术带到中国来。从商务部海外技术合作合同统计来看,日本仅次于欧盟,排在第二位。而欧盟是一个国家团体,从单独的国家来看,日本是把先进技术带过来最多的一个国家。”

  “日本现在很重视的、高端的技术还没有拿到中国来,这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中日应该携手解决中国的知识产权的问题,日本的高技术才会到中国来。”真家阳一如此表示。

  在华投资热点转移

  处于投资整合阶段的日本公司,一方面开始步入早期投资的“收获期”,另一方面要适应中国市场的新变化继续追加和转型投资。

  首先是投资热点和重点转移。随着中国金融、流通等领域的逐步开放,日本企业加大了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据日本财务省发表的统计数据,2006年日本在金融、保险、租赁、流通等服务行业的对华投资金额高达15.66亿美元。可以说,日本对华投资是“此消彼涨”,今后投资的选择性、集中性将会加强,虽然制造业投资在走下坡路,但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却是增长态势。

  其次是投资着眼点的变化。在汽车、高科技行业等资本集约型企业以及从事金融、物流、销售等服务行业的日本企业看来,中国工资的提高意味着中国消费市场潜力的扩大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这是吸引海外投资的利好因素。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倾向于与中国企业携手在中国生产高端产品,并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一项调查,日企对中国注重的各项机能中,呈上升趋势的是“高附加值生产机能”和“研究开发机能”。这些都表明,日企对中国,从当初追求低廉的劳力和原材料成本,逐渐趋向重视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

  一些大型日本企业正计划将其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有调查显示,中国是日企的第二大研发中心目的国(5.5%的日企计划将研发中心设在中国),仅次于美国。对此,有日本官员表示,这可以视作日本企业对中国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政策的一种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选择独资的日本企业有所增加,并购中国企业的案例也多了起来。此外,在中国鼓励外企参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背景下,一些日本企业也将眼光投向了中国更广大的地区。

  真家阳一对记者笑称:“像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市场的地方,在世界上还有吗?答案是否定的。找不到比中国更好的投资地,而且以前已经有了这么好的投资基础了,所以日本对华投资还会稳步增长。”

  而姜跃春则表示,因为日本国内经济好转,很多资金流向其国内成为可能,另外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而且伴随着通货膨胀,外资从过去比较急进开始变得冷静一些,这决定了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不会有很大的增长。而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国内的成本和中国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加上中国还处在一个经济上升的趋势,日本不希望漏掉这班经济增长快车,它也还会不断注目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中国大陆的投资环境。“我觉得日本对华投资未来一两年会稳中有升。”

  专家指出,日本对中国投资策略的调整动向,会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过程形成某种互动,如果这一互动趋向良性,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层次。


 

黄页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 上一篇黄页:

  • 下一篇黄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尼桑公司简介

    丰田与中国的交往史

    丰田公司简介

    丰田通商:引领技术新动向

    日本铃木入驻六安国际汽车城开

    谈日本汽车厂商的中国机会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