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稔男,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知识产权部部长,他是后谷阳一的后任,也是迄今为止日本特许厅派遣的第四任驻华知识产权部部长。在日本神户大学学习期间,谷山先生主修物理学,1989年毕业后,他进入日本特许厅,从事发明专利方面的审查工作。起初,谷山先生任审查员,1993年升任应用物理类审查官,1997年担任科学技术厅宇宙开发关系在外研究员。2003年4月,谷山先生成为复审部的复审官,并于2006年升任高级复审官。在进行审查复审业务的同时,他还负责过一些专利法修改和国际联络工作。 工作的困难
三个月以来谷山先生最为满意的工作成果是,他已经与中国政府的相关人员建立了一个很好的联动机制,确立了联系方式和沟通渠道。他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是,还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还没有建立。因为知识产权部设在北京,他的工作重点不可避免地落在中央的政府机关。所以,他希望今后能多出去跑一跑,到中国各地去看一看,和地方执法机关加强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谷山先生也谈到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表示:“我们不能支援所有日本企业,因此最大的困难就是,选择哪些企业进行支援。对于个别案例,我们要考虑企业自身是否已经进行了努力,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个案都向中国政府提交公函,如果公函过多就不会引起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所以我们必须有选择,这是最让我为难的。我希望尽可能选择合适的企业,使我们的公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我面对的内部困难。”对于外部困难,谷山先生觉得在向中国政府部门提交的公函中,如何利用措辞能使对方正确而简单地理解他们的意见是不容易的。“我们尽量避免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产生对峙”他说,“在日本工作的时候,我经常收到美国使馆的一些信函,这些信函都是指责性的,因此我不希望我们的信函让中国政府产生抵触情绪。” 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认识 在采访过程中,谷山先生也谈到他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认识,他说:“首先我认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知识产权,而且也实施了很多具体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比如,今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打击‘傍名牌’行为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在这之前,日本企业已多次通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向工商部门提出了打击这种侵权行为的建议。可见,工商总局还是采纳了国外企业的意见,我认为这非常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希望这个通知能更好地贯彻执行。但是这项行动到今年年末就会结束,我希望今后也能够强化打击‘傍名牌’行为。” 谷山先生还认为,由于中国政府积极地进行了法律的修定工作,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逐渐完备,在知识产权的立法上中国与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甚至可以说与发达国家达到了一致水平。 谷山先生积极地评价了中国的法律修定工作,他希望今后能对法律的实施加以强化。当然,目前中国知识产权的主要问题还是执法。他说:“我们知道在中国各地方的执法机关中,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比较少。除此之外,也存在一些地方保护的情况,使日资企业在一些地方遇到了困难。什么方法能解决地方保护主义这个问题,我还不清楚。但是从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应该解决。” 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的未来 谈到中国知识产权执法的未来,谷山先生说:“我个人认为中国各地方的执法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为中国面积较大,执法人员众多,要使执法水平达到全国一致,就需要对地方执法人员进行更多的培训和教育。具体要多长时间,以《专利法》为例,按照修改日程的安排,明年有望完成,那么我预计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全国在执法水平上达到统一。其实日本也是在《专利法》出台之后用了十年的时间,才使全国公民的意识和相关机构人员的认识慢慢统一。当然我们也想尽可能缩短这个时间,我们对一些审查员进行培训,也为地方执法人员开展一些说明会,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对公众进行全面的启蒙教育,比如对消费者的知识产权教育等。中国政府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持续下去,这种教育的渗透力会更深一些,全民意识也会相应提高。最后,中国研发性企业的实力越来越强了,他们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也会向政府提供一些建议,这也是一种促进。” 对中国修法的建议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对中国《专利法》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议,据谷山先生透露,对于中国专利法的修改,日本企业最为关心的是他们在中国进行的研发成果如何向国外申请专利。目前实施的《专利法》规定,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研发成果要想在国外申请专利,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许可。而根据专利法修改草案的规定,今后不仅是中国企业,就连日本企业在中国完成的研发结果也要经中国有关部门许可,才可以在国外申请专利。对于这项规定的修改,日本政府当然可以理解,涉及泄露国家机密的情况,应该经过许可,但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发明都放在被许可的范围内。在国外,谁先申请谁就能得到专利,如果在中国许可的时间延长,对于发明人来说被他人先申请的风险会增大。所以日本方面提出的建议是,首先仅把需要许可的范围限定于涉及国家机密的发明创造,其次是在法律规定中尽可能缩短授予许可的审查时间,这是日本方面提出的最大建议。此外,在中国提交专利时必须使用中文,对于容易产生误译的问题,日方希望能延长误译的修正时间。还有,就是希望专利法的实施细则在修改过程中也能公开征集意见。 对于误译的情况,日本企业把日文翻译成中文时,如果语言产生错误,专利权的范围也会发生错误,因此修改的期限对于企业很重要,修改时间越长,申请书的准确性越高。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会中文又懂日语的专业翻译人员非常少,因此中文和日语的误译无法避免。在日本,相关部门会尽可能给申请人足够的时间,修正翻译错误。由于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外国人在日本申请专利时也可以直接使用英文,但是要附加日文译文,如果译文出现错误,以英文为主。因为很多技术语言都是英文的,所以许多国家都希望中国允许用英文进行申请,但是好像中国还未批准。 对于中国刚刚通过的《反垄断》法,谷山先生的看法是:“反垄断法和专利法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我认为,反垄断法是通过维护公平竞争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专利法是通过赋予权利人的权利来促进经济的繁荣。反垄断层面的禁止知识产权滥用,不应背离立法本意,权利滥用的范围也不应被扩大化,不然正当的权利就无法行使。比如说权利人有权拒绝第三方提出的授权要求,这是专利法赋予他的基本权利,不应该被归结到权利滥用的定义中。因此我想强调的是,不能用反垄断法来侵害、妨碍甚至阻止正当的权利行使。”至于日本企业是否会担心反垄断法对他们造成影响,谷山先生认为:“当然,从现在的法律条款来看还没有问题,我们担心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是否会对权利滥用进行扩大解释,从而损害了正当的权利行使。在日本,为了防止权力滥用的扩大化解释,有一个确定权利滥用范围的指南。除了指南规定的滥用行为,其他情况都属于正当使用权利,希望中国也制定一个同样的指南。” |
JETRO协助日本中小企业制定在华知识产权战略
黄页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相关文章
日企在华业务扩大 日本各大银行致力开展人民币业务
朗盛与东京材料将重点向在华日企销售橡胶产品
日本佳丽宝公司拓展在华业务
在华日企连续召开介绍撤资和解雇手续研讨会
新一轮的“中日合资运动”正在开始
谈在华日企经营策略的转型
中日经济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
在华日企汽车行业沉浮录
在华日本企业几乎很难吸引学生的视线
三分之二在华日企受尊敬程度低于10%
在华日企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企对华投资三部曲
中国仍是日企核心投资地
日本企业激励员工的七大绝招
日企在华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华日企行路难吗?
在华日企难见中国籍CEO
在华日企所有日本人员工都接种了流感育苗
透视在华日企职业环境
在华日企的营销与传播需开拓网络营销与传播的新途径
多数在华日企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
与日企建合资公司 打造国内光棒基地
日本零售巨头永旺集团将在山东省青岛市开设第一家连锁便利店
日企看好珠海市发展前景
日本经济危机 在华日企工资水平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