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黄页 >> 在华日企相关 >> 正文
压在100万日企中国员工心上的“石头”

在华日企中国员工的薪资明显较低,日企一般员工薪资相当于欧美企业的80%,部门负责人的工资只相当于欧美企业的一半同时,日企中国员工离职率为24.5%,主动流失率是被动流失率的2.7倍;而欧美企业相比离职率只有18.8%,主动离职率是被动离职的1.06倍———

  “将人的因素降到最低!”谈起对日本企业的印象时,一位在上海的日企中国员工脱口而出。

  6月8日下午,这位而今在日能综研中智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日能综研”)就职的不愿具名白领职员和记者聊起他的职业梦想。

  这位员工最大的梦想是把丰田的案板管理推广到每一家国内企业,“中国正成为世界工厂,丰田的案板模式会有非常的推广前景,”该员工对丰田“稳定、高效、少人情味儿”的管理模式一心沉醉。

  9年前,对日本印象完全不同

  上述员工是日本广岛大学物流专业毕业生,在9年以前,他对日本的印象与现实完全不同。

  “如果不是当初高考不利,我可能不会去日本。”1996年夏天,两次高考不利以后,该员工给七八个国家的高校发出留学申请,全都杳无音信,最后唯一接受申请的是日本的大学。

  “当时妈妈不太愿意(我去日本),她觉得别扭,”他解释,“可能是怕我受欺负吧?”

  该员工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一生都在教孩子铭记屈辱、热爱祖国。

  他不愿详述当时面临抉择的艰难。当时该员工很茫然,在他心里日本人是各种意象的混合体。

  这位员工的祖父没表态,“但他告诉我,不论去哪里第一要面对现实,第二不论多难,都要做个体面的上海人。”

  而该员工后来在日本的经历证明:“是强者他们会尊重你。”

  1997年,也就是他去日本第二年,在9万留学生的语言资格大考中,进入前500名,不但进入了著名的广岛大学物流系,成绩优秀而又擅长社交,被选为青年联合会会长,“事实上,日本人都很腼腆,习惯规规矩矩地等着你发现,而很多中国人相对更主动”。

  在日本的几年,这位员工的自信得以恢复,2003年揣着得来不易的广岛大学物流专业学士文凭回国的时候。

  他发现,一个30岁的海归人士,如果还有什么让他感到有点不自信,就是名片上缺少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头衔。

  为什么不能成为企业管理者

  “早日成为企业管理者”,该员工念念不忘。

  他言辞客气、谨慎,时刻保持微笑,这些日本的行为方式,这位员工保持得很好。

  同时,他也一直身体力行着日本式的工作作风:“很少在23点以前离开办公室,并主动去做一些看起来是分外的事。”

  为检验一个配送中心leadtime(订货至交货的时间)不稳定的具体原因,他几乎用一个星期在几个重要的交通路口蹲守;为了找出这个配送中心司机的行车路线是否符合最近的交通变化,他像一个学徒一般坐在配送车里记录每次行车路线的不同;他甚至帮着搬运工把货物搬上搬下。

  在欧美咨询公司,那些报表分析,可能干脆雇用计时工完成的工作,而在日能综研,大多数工作要员工亲力而为。

  作为在华日资企业100万中国员工的一员,一个阴影也慢慢袭来。

  6月7日,日本贸易振兴会在网上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这项采取电邮问卷方式的调查共收回414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考虑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日企从去年同期的86.5%下降到54.8%。而对于未来,最令他们担心的是:人才问题和劳资关系问题。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黄页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企在华业务扩大 日本各大银行致力开展人民币业务
朗盛与东京材料将重点向在华日企销售橡胶产品
JETRO协助日本中小企业制定在华知识产权战略
日本佳丽宝公司拓展在华业务
在华日企连续召开介绍撤资和解雇手续研讨会
新一轮的“中日合资运动”正在开始
谈在华日企经营策略的转型
中日经济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
在华日企汽车行业沉浮录
在华日本企业几乎很难吸引学生的视线
三分之二在华日企受尊敬程度低于10%
在华日企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企对华投资三部曲
中国仍是日企核心投资地
日本企业激励员工的七大绝招
日企在华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华日企行路难吗?
在华日企难见中国籍CEO
在华日企所有日本人员工都接种了流感育苗
透视在华日企职业环境
在华日企的营销与传播需开拓网络营销与传播的新途径
多数在华日企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回暖
与日企建合资公司 打造国内光棒基地
日本零售巨头永旺集团将在山东省青岛市开设第一家连锁便利店
日企看好珠海市发展前景